為了幫助企業更有效地實施ERP,
美佳云裝下面談一下高效率、低成本、低錯誤率地完成基礎數據準備。數據的正確性是最重要的,基礎數據是許多程序正確運行的基礎,如物料計劃就是根據物料文件設定的提前期、庫存量等計算得到的,如果其中任何一個數據與實際不符,計劃結果就將沒有任何指導意義。要多個部門協調,投入的人力和時間都比較多,見效周期長,因此阻力也是很大的。ERP系統的主要作用就是
對企業信息的整合,而信息的載體和表達都要通過數據完成。對企業項目實施來講,所需要基礎數據的準備工作難度是很具體的。
1.收集第一手資料
將原來的分散數據從不同部門集中處理,在這些離散數據中,僅物料這一項一項,字段就包括、采購、銷售、庫存、財務等信息。在這步中,應利用統一格式的表格在各個部門間交叉流轉,讓各部門將與自己相關的數據填入表格,完成后傳遞給下個部門,以此類推,直到完成此步工作。
2.建立必要的編碼原則
ERP軟件對數據的管理是通過編碼實現的,編碼可以對數據進行標識,建立編碼原則是為了使后面的工作有一個可以遵循的原則,也為龐雜的數據確定了數據庫可以識別的標識方法。編碼原則的制定屬于企業級標準的建立,可以按照ISO9000的標準制定和管理,或者根據多部門一同指定標準。像純流水碼、拼音與阿拉伯字母結合。
3.建立公用信息
建立的公用信息包括公司、子公司、工廠、倉庫、部門、員工信息、貨幣代碼等基本信息。這些數據會在其他基礎數據中被引用,并且數據量不大,可以利用較少的時間和人力完成。
4.確定工作范圍
首先根據ERP項目范圍確定哪些數據需要準備,然后確定參與部門和人員配備,進而確定工作計劃,根據個人對數據的掌握情況安排工作,一定不要把一堆工作安排到一個人。得不償失。
5..數據檢查
檢查數據的完整性、正確性、唯一性:即數量是否完整、產品的規格,工藝等記錄是否正確、編碼是否唯一。
6.將數據錄入軟件系統
錄入前應該將基礎數據原始檔案歸檔整理,對于以電子文檔保存的數據,應該將數據備份留存,并注明整理人員、完成時間和最后版本,如果是打印的紙介質,應該將其保存在專門的文件柜中,作為重要文檔管理。錄入方法有手工錄入和像倉管云erp借助第三方表格導入的這兩種。切勿錄入后將原數據刪除或者扔掉。
7.系統檢核
完成錄入工作后仍然不能徹底放松,必須再次檢查,此時最好的方法是利用軟件程序測試數據,例如將數據庫備份成一個新的數據庫,然后按照流程全部走一遍,看哪個過程會出現問題。